一块地里“两片田” 套种增产又增收-九游会网址

一块地里“两片田” 套种增产又增收-九游会网址

2024-05-27 08:30:26
来源:甘肃日报

  原标题:一块地里“两片田” 套种增产又增收

  ——凉州区武南镇小麦玉米宽幅间作水肥一体化种植示范基地见闻

  初夏,武南镇下中畦村公路边的麦田里,麦苗发出新绿,迎风摇曳,长势喜人。放眼望去,每隔几行麦苗间,都规律穿插着一垄垄覆好的地膜,在阳光照射下泛起道道银浪……这里便是凉州区武南镇小麦玉米宽幅间作水肥一体化种植示范基地。

  田埂边,种粮大户李双学正来回踱步查看小麦长势,田间的条条“玉带”铺出了他今年增收的新希望。

  “地膜下种植的是玉米,在政府指导和农业农村技术人员的推广下,我们从去年开始在小麦地里套种玉米,让大家在种地有钱赚的同时,保证了国家粮食安全。”指着田间的作物,李双学笑呵呵地说,“套种模式不仅能让玉米不减产,还能多收一季麦!”

  “玉米和小麦种在一起,会不会相互争抢营养,影响各自生长?”记者问。

  “完全不会!这是我们创新推广的小麦玉米宽幅间作水肥一体化种植高效节水绿色栽培模式,该种植模式采用‘9 4’模式种植,即9行小麦加4行玉米,总带宽3.4米,其中小麦带宽1.7米,玉米带宽1.1米,小麦玉米间留30厘米空行。”正在一旁为农户提供农业技术指导的凉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王丽梅的回答解开了记者的疑问,“实行小麦套种玉米,不仅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而且两者的生长期不同,套种模式让通风效果更好、能充分利用光能等资源,有显著的边行效应,克服了传统模式的不足与缺陷,既可满足玉米生长,又不影响小麦生长,实现了互利共赢、增产增收。”

  种好粮,技当先。科学的田间管理,是粮食稳产的有力保障。

  记者注意到,连片的平整田地里铺满了一根根拇指粗细的黑色胶管,管道中的水正慢慢渗入地块里,滴入麦苗根部,让嫩绿的麦苗吃上了“营养餐”。

  “这种滴灌较过去的小麦玉米带田模式亩节水200立方米以上。达到了省水、省肥、省时、省工、增收的效果。”王丽梅介绍,这片示范基地面积1200亩,预计亩产玉米800公斤、小麦300公斤,亩均粮食产量达到1100公斤,亩产值2790元以上,比单种玉米亩增收300元以上。

  随着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成为趋势,机械化、土地托管等需求不断增加。近年来,李双学牵头成立了武威市凉州区双学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并购置了各类农机超过40台(套),这些“得力干将”让他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和农机拥有大户。

  依托政策扶持和科技赋能,李双学今年流转2000亩耕地种植玉米、小麦、大豆等作物。

  “合作社每年的土地托管服务收入超过35万元,这得益于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应用。”李双学告诉记者,农机都装有精准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业时的行驶路线精确度很高,百米内只有不到2厘米的误差。相比传统的耕种模式,不仅节省了人力,还提高了精准程度,给农民带来了“实惠”。

  高标准农田小麦玉米宽幅间作水肥一体化种植高效节水绿色栽培模式,通过宽幅间作倒茬、全程机械化精准作业、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农机农艺高度融合,实现农田设施节水化、种植模式生态化、机械作业精准化、耕作制度多样化的目标,切实提高了亩产收益。为提升农业基础设施配套水平,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凉州区持续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2019年以来共建成高标准农田62.05万亩,今年建设的16万亩已全面开工。

  得益于高标准农田建设、水肥一体化实施、综合机械化率提升,现在凉州区流转土地种粮食的农户越来越多,既保障了国家的“粮袋子”,又充实了村民的“钱袋子”。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李永萍

责任编辑:王小华
网站地图